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 首页 > 汕尾市华侨管理区 > 重点领域信息公开 > 乡村振兴信息公开
打造宜居宜业美丽乡村 ——侨区扎实推进乡村振兴大会战纪实
2022-06-20 12:02          来源: 汕尾日报          发布机构:汕尾市华侨管理区 【字体:   打印 分享到:

  从航拍图中可以看到,华侨管理区道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以东南亚风格塑景的华兴公园、侨惠公园特别显眼;处处绿树成荫、花团锦簇。今年以来,侨区严格按照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压实责任,强化举措,扎实有序推进乡村振兴大会战,全力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战果丰硕。


图片


侨区独具东南亚风情的侨惠公园是群众休闲、运动的好去处。


抓稳底线 筑牢振兴基础


  侨区出台《华侨管理区防贫监测方案》等文件,全面加强防贫监测,落实扶贫长效机制,坚守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总投资2200万元占地10350平方米的前海综合市场将于7月底投入使用,年收益预计200多万元全部用于扶贫专项基金,扶持脱贫群众发展生产,确保不返贫。

  记者来到扶贫产业项目前海苗圃基地,眼前成片花树正值花期,竞相怒放,整个园区仿如“花海”,美不胜收。进入园圃细细品赏,一盆盆经过精心培育的绿叶红花,娇艳欲滴,千姿百态令人心醉。据悉,侨区优先协调安排脱贫户到基地工作,解决了他们的就业问题。一名在护理花苗的工人脸上挂着笑容,他告诉记者,“这样的工作舒心,经济收入稳定,我们脱贫户的生活越来越好了!”


抓活产业 促进共同富裕


  侨区通过做活“米、果、花、包”产业,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实现特色产业产值4.1亿元,带动1000多人就业,推动农村居民年人均收入3.06万元,人均存款5.4万元。

  做优“一粒米”。侨区依托中国工程院院士罗锡文教授技术团队、华南农业大学航天育种团队,成功创建省农业科技园区,培育了“侨香大米”等品牌,产值达2000万元,解决200多名群众就业问题。做大“一颗果”。目前,全区共种植油柑、红杨桃等精品水果21种、1.6万亩,培育农业龙头企业4家、合作社15家、家庭农场47家、示范基地4个,带动农户2240户,精品水果产值超2亿元,农户人均年增收1万元,带动村集体收入108万元。同时,推进总投资7000多万元的2条冻干加工生产线,进一步延伸特色产业链。做强“一朵花”。侨区坚持“深圳前海+华侨”产业共建,建立50亩的前海苗圃基地,通过就业和分红方式,解决100多名群众就业问题,实现村集体产业分红32.2万元,2022年特色花卉产值预计可达4000多万元。做好“一只包”。侨区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飞扬实业有限公司、罗丹出口贸易有限公司等3家侨资企业落户,完成“包包”产值1.4亿元,外贸出口额4656.91万元,带动就业300多人,人均增收3万元。


抓实整治 提升乡村风貌


  侨区大力推进人居环境“三大革命”,持续改善农村环境面貌,提升农民生活品质。累计建成雨污分流管网36.94公里、污水处理终端14处,全区17个自然村实现污水处理全覆盖;建成垃圾中转站1个、垃圾屋(点)120个,垃圾日产日清,实现干净整洁和一级保洁全覆盖;全面完成全区2182户农村户厕、21座农村公厕排查整改,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100%;全面加强饮水保障,全区农村自来水普及率100%,农村生活饮用水水质合格率稳定在97.1%以上;常态化开展“三清三拆三整治”,清理垃圾、杂物等100多吨,拆除旧房危房42间占地4074.7平方米,建设森林乡村1个、“四小园”103个,完成道路“白改黑”21条27.3公里,全区17个自然村已完成基础整治任务,达到美丽宜居村标准;完成侨南路风貌提升工程,“三线”整治取得初步成效,全区面貌明显改善。


抓强保障 增进乡村活力


  侨区创新乡村治理,积极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全面推进全科网络,打造最小综治单元,推广“党员先锋岗”“善美先锋”等党建品牌,引导群众积极参与乡村治理。目前,全区“零疫情、零山火、零双抢、零信访、零消防安全事故”,社会面平稳有序。此外,侨区大力推进乡风文明建设,营造乡风新环境,打造文明新风尚。率先推行树葬改革,殡葬服务实现零费用,全区火化率达到100%;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全区9个村(社区)建立完善村民议事会、红白理事会等群众组织,制定了红白事标准,评选“最美家庭”7户,星级文明户40户,文明乡风、淳朴民风有效形成。

关联稿件:
相关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汕尾市华侨管理区门户”网站,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