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 首页 > 汕尾市华侨管理区 > 侨区动态 > 侨区新闻动态
华侨管理区侨兴街道:聚焦五大亮点 助推“百千万工程”走深走实
2025-01-08 17:22          来源: 华侨管理区“百千万工程”指挥部办公室          发布机构:汕尾市华侨管理区 【字体:   打印 分享到:

聚焦五大亮点

助推“百千万工程”走深走实

  

  2024年,侨兴街道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省、市、区关于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的决策部署,坚持把“百千万工程”作为推动镇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战略抓手,紧扣目标要求,凝心聚力、攻坚克难,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图片


  一、特色产业提质增效

  做优做强农业产业。建成“省级水稻绿色高质高效示范片”,发布首个红杨桃汕尾市地方标准,创建“一村一品”品牌2个,打造“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等农业特色品牌8个,大力推广油柑反季节栽培等6种新型技术,推出油柑茶、莲雾花茶等侨区特色农产品,有力提高品牌知名度和附加值,2024年前三季度农业总产值为1.7亿元。

  大力推进农文旅发展。全面深化招商引资,牢牢牵住项目建设“牛鼻子”,谋划中铁助力侨兴街道公益性项目15个,引进产业项目莲花山庄和乡村酒店2个。目前,中铁助力公益性项目已完工3个,深圳莲花山庄民宿项目已开工建设,乡村酒店项目已完成国有土地回收,准备推动土地出让。

  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通过清理不规范农村集体经济合同、国有土地流转、闲置资产资源盘活、集体资金投资本地项目获得分红和人才引进等方式,推进村集体经济收入稳步增长,预计2024年7个村(社区)达到15万元,2个村(社区)达到30万元。

  二、城乡建设扎实推进

  人居环境显著提升。完成侨兴街道建设规划和九个村(社区)村庄规划编制,优化提升“七个一”建设,推进垃圾转运站升级改造,持续开展“三清三拆三整治”,全面提升村(社区)的生活环境和生活品质,今年以来,共整治“三线”问题97处,拆除乱搭乱建23处,清理垃圾乱堆乱放744处,整治占道经营乱摆卖48处和车辆乱停放行为30宗。

  绿美建设走深走实。绘制完成镇级村级绿美地图10张,完成苗木种植23328株,其中乔木11025株,完成市下达任务106.83%。严格落实《林长制工作实施方案》,构建区、街道、村(社区)三级林长组织体系,建立“一长二员”网格化管理体系和常态化巡林护林机制,封育防护林2500亩。

  道路风貌提档升级。按照“百千万工程”“明珠五号”攻坚行动工作部署要求,开展国道、高速沿线风貌提升和环境卫生专项攻坚行动,在全面摸排的基础上,完成房屋外立面整治17处,遮蔽坟墓30个,环境卫生整治2处。


  图片


  三、公共服务稳步提升

  民生实事落地见效。配套建设了敬老院1所,建成幸福长者食堂配餐中心1个,覆盖全区9个村(社区),为老年人提供温馨的养老服务。大力推进稳就业保就业,依托人力资源市场等平台开展公共就业服务专项活动,今年以来,城镇新增就业295人,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85人。

  教育医疗优化配置。在医疗领域,推进建设人民医院1所和村级卫生站5所,为群众提供了基本的医疗保障;加强与深汕中心医院对接,积极推进医联体建设和侨区人民医院血透中心等科室建设,提升医疗服务水平。在教育领域,侨区全面整合优化教育资源,成立教师发展中心,实施“决胜课堂”行动,推进2所“麻雀小学”整合撤并,提升教育服务水平。

  文体生活蓬勃发展。加强文化阵地建设,对街道文化站图书室、村(社区)农家书屋进行整理提升。建设华侨广场法治主题公园、侨兴公园、东南亚侨惠公园、北坑公园等大小11个公园,古树保护小公园1个,建设小广场15个、小球场13个,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明生活。


图片


  四、基层治理效能增强

  深化平安建设。优化设置大中小微四级网格联防体系,充分发挥“民情地图”数据赋能作用,及时掌握民情、将矛盾化解在基层。今年以来,共排查出各类矛盾纠纷31起,成功化解31起,化解率达到100%。抓实抓细治安管控、禁毒“双反”、精神障碍患者管控、反诈宣传等工作,牢牢守住平安稳定底线。

  抓好安全生产。坚持稳字当头,扎实开展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整治行动,针对发现的问题隐患,当场通知、限时整改、逐一销号,安全事故“零发生”。抓好防汛减灾工作,及时启动应急响应,加强值班值守,落实好各项防范措施,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

  做好宣传工作。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阵地作用,坚持抓好侨文化、红色文化宣传,弘扬侨区“二十七把锄头”的“拓荒牛”精神,今年以来培养红色讲解员21名,开展宣讲25次。深入开展“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五大行动”,以村规民约、红白理事会、村民议事会为重要抓手,积极推动移风易俗,倡导婚事新办,丧事简办,今年以来,开展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820场次。


图片


  2025年工作安排:

  一、持续推动特色产业发展。进一步加大对特色农业产业的扶持力度,培育壮大龙头企业,推进申报红杨桃国家名特优新农产品,打造特色农产品品牌。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引进和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推进华侨管理区宜居乡村生态文化旅游项目(三期)和康养产业基础设施配套建设项目(一期)实施建设,完成华侨管理区宜居乡村生态文化旅游闭环,开拓侨区康养产业发展,优化侨区产业结构。做大集体经济发展,如进一步盘活闲置资产资源,利用“撤并”后的闲置小学闲置场地重新经营使用,促进村集体经济发展;进一步开展不规范合同线上重新发包,逐步实现集体经济增长。

  二、深入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推进垃圾转运站升级改造项目,对转运站的压缩设备、运输车辆等进行更新换代,提高垃圾转运效率和处理能力,满足镇域垃圾处理需求,确保垃圾日产日清。加快推动镇域中心片区污水管网和污水处理厂建设,提高污水集中处理率。持续深化巩固人居环境整治、“六乱”整治成果,定期开展集中整治行动,确保门前环境整洁,提升村庄整体形象。加强“门前三包”宣传引导,多措并举提升人居环境品质,建设美丽宜居家园。

  三、全面提升基层治理效能。进一步优化“四人小组”成员结构,通过定期组织业务培训、经验交流、案例分析等活动,不断提高其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加强基层治理队伍建设。加强对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的组织领导,建立健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充分发挥人民调解、司法调解的作用,加强对矛盾纠纷的分析研判,及时掌握矛盾纠纷的发展趋势和规律,提前采取预防措施,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结合街道实际和居民群众的需求,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贴近群众的平安建设宣传活动,不断提高宣传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持续加强新媒体平台建设,充分发挥新媒体在平安建设宣传中的作用,及时回应群众关切,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四、加大精神文明建设力度。加大弘扬革命精神。依托红四师作战指挥部遗址(北坑村),更好地发挥红色阵地的教育功能和文化功能,加强党员党性培育、党史学习,大力弘扬红色文化,加快思想转化为工作动力,以高觉悟、强动力推动重大项目落实有力。加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化思想引领和价值导向,围绕中心工作,常态化开展服务为民的志愿实践活动,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倡导乡村文化移风易俗。建立健全“一约六会”制度,指导村(社区)工作人员做好“一约五会”制度推广实施。深入开展乡风评议、星级文明户和好人好事评比以及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等先进模范选树推介,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传播社会正能量,为筑起群众向上向善的精神文明家园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和动力支撑,为侨区推进“百千万工程”营造良好的环境。

关联稿件:
相关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汕尾市华侨管理区门户”网站,是否继续?